鲁山花瓷--瓷器的鉴赏常识
(一)、看造型
1、整体风格。一件器物的造型,与其时代总的风格是分不开的。商周原始瓷器是继承陶器的造型,到春秋时期仿照青铜器的风格,六朝早期时的瓷器矮胖、后期直到隋甚至唐初都是趋于瘦长,唐代瓷器造型丰满、圆润,宋代总的风格又变修长,元代厚重,大件器物较多,明代敦厚、古朴,清代瓷器轻薄、新颖。所以,总的风格趋势要记住。如:青釉鸡头壶,最早出现在西晋,隋唐五代都有烧制,但各时代风格不尽相同。从造型上看,西晋时鸡头壶,矮、粗,罐状,鸡头无颈无流。东晋壶体高了一些,趋于瓶状,壶颈变细变长,出现了略高于壶口的把柄,鸡头处也有了伸出的脖颈。南北朝,壶身更高更细了,鸡头也变得高大挺拔。隋代,壶体瘦高,壶柄变成竖直的双龙造型,而且高于壶口多些。唐代,壶体丰满,壶嘴短小直挺,被置于壶肩之上,壶柄变小。五代时,壶身下部向内收敛,壶嘴变长变弯,柄变大,显得很秀气。掌握了这些要点,再综合胎釉等其他因素,就可以判定出年代。再如瓷枕,最早年代为唐,其形制为:方形、腰圆形,唐晚期以后出现花形、兽形、童子形、元宝形等,同时,器形加大,枕身变长。元代出现了如意形瓷枕、镂空瓷枕、戏文故事枕,形制较前代更大。这就是说,瓷枕形制越大年代越晚。
2、造型的局部变化。例如盘碗,一要看口沿。六朝至唐代往往都是圆口,厚口缘,唐中期至五代出现花口沿,宋代出现了无釉芒口。景德镇明清窑器无论盘碗瓶壶,凡边沿外翻者,多做圆口,平切口者常见于民窑直口碗类。二要看底足。汉晋,平底没有足,南北朝出现了假圈足,唐代以实心饼形足、玉璧底足为主,晚期至宋初又有玉环底足和少量圈足。唐至五代,圈足呈外撇状。元代,枢府瓷为小圈足,底面平切,明清时的碗盘总体上的浅圈足,但明比清稍高,足墙呈内八字形,盘碗底多数下榻。清代圈足较直,底平等。
3、器型的时代性。例如:青瓷谷仓瓶,仅限于六朝时代有;元代盖罐,盖子大多为荷叶形;球星熏炉一般是宋代而以宋代居多;鼻烟壶都是清代或清代以后制品;双联瓶、五联瓶,都是清代乾隆以后的。
(二)、看胎釉特征
瓷器制作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因时代、地区、窑口,在取用瓷土、制作工艺灯方面不同,变现出的胎釉特征不大相同。首先是胎质。古代至此工艺是在手工方式下进行的,宋以前的瓷器,胎子大多为灰色、灰白色、紫灰色、橙黄色、米黄色、褐红色等,这种情况直到宋代才有改变。宋元时景德镇等南方瓷窑烧制的青白瓷,胎体薄,胎质白,制胎工艺有很大进步。另外,元代瓷器器底多数不施釉,火石红现象很多,明代少量出现,清代基本消失。以上这些特征,是瓷器鉴定的要点。
从瓷釉上看,首先要记住什么釉在何时出现、盛行和消失,各时期分别有怎样的特点。比如,宋代哥窑器,除了胎呈紫、黑色,器型较薄、紫口铁足特征外,还有釉质肥润(甚至釉质比胎要厚)、釉色青中偏黄、开片较规整、不饰花纹等特点。再如定窑,始于五代,盛行于宋代,受邢窑影响很大。邢窑白瓷釉为雪白色,巩县窑为牙白色,定窑为奶白色,有泪痕(白中闪黄),芒口、覆烧、胎白精细。黄釉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安徽的寿州窑、河南密县等烧黄釉器,但决不是明清时代意义上的黄釉。弘治黄釉代表着明清两代的黄釉的最高水平,以铁为着色剂,用氧化焰低温烧以后逐渐减少,天启停烧。清代从康熙年起,历朝都烧制黄釉,有浇黄、蜜蜡黄、蛋黄等。康熙时蛋黄釉釉色深,釉层透明。到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釉汁混而不透,呈色淡嫩,此釉直至道光仍有烧造。红釉元代由景德镇烧造,到明代有了很大发展。永乐时红釉比较鲜艳称“鲜红”,釉面厚润。宣德时红釉发深,称为“宝石红”,其显著特征:一是橘皮釉现象比较明显,二是器物口沿部分自然形成一条白线,红白分明,被称之为“灯草口”,康熙时期的红釉器多有仿制,但应是人为加上去的白釉,看上去不自然。成化时红釉较为难得,色泽浓艳。嘉靖时鲜红釉技术失传,改为矾红,至清代才恢复生产,并出现了若干个新品种。康雍时祭红釉艳丽,乾隆时黑红,嘉、道比乾隆时浅,但不如康雍时鲜艳。
(三)、看装饰风格
瓷器装饰大体有三类,即胎装饰、釉装饰、彩绘装饰。胎装饰有刻、划、剔、印、堆贴、镂空、雕塑等手法和形式。如西晋器物,常见的有刻划的弦纹、水波纹、模印的网纹、圆珠纹,贴花、堆塑大多为人物或动物。东晋南北朝盛行莲花瓣装饰。唐代越窑流行刻划花蝶、花鸟纹。长沙窑采用模印贴花装饰。其后又有耀州窑、临汝窑、定窑、磁州窑及景德镇影青等刻划剔印装饰手法,及至明清彩瓷仍有此种装饰工艺穿插其间。
釉装饰除了各种单色釉外,另有其他诸多种,如宋代建阳窑、吉州窑烧造的玳瑁、油滴、兔毫釉等结晶釉装饰。还有在一件器物上施以两种以上不同色釉的装饰方法。比如,唐代的花瓷,宋元钧瓷的窑变,明清时的三彩,清代炉钧、窑变红釉等。宋代钧瓷釉面比较细密平整,釉里有蚯蚓走泥纹,用彩釉斑块装饰,颜色主要有蓝、红、月白、海棠红、玫瑰紫。元代钧瓷胎体为土黄、黑灰色胎,釉不到底,足内不施釉,足底有沙粒现象。釉质变粗,釉面可看出明显的气孔、气泡,多数为蓝灰、月白色,很少见有天青色,彩斑颜色也不如宋代艳丽。清代雍正开始出现模仿钧窑的窑变红釉品种,又称“钧红”。其特征是:雍正窑红釉是蓝色多于红色,乾隆是红色多于蓝色,达到了宋钧彩色斑的效果。嘉、道时期红色更多些,咸同光时几乎都变成红色,釉面很粗糙,有槽坑。光绪时在窑变红中又出现了由红黑两色颜色交织组成的瓷釉器。
彩装饰最早出现在西晋晚期。在当时南方的一些青瓷上,就出现了由褐色斑点组成的简单图案。进入隋代,已使用黑彩点画人物的眉毛、眼睛、衣纹等。唐代,出现了长沙窑的釉下褐彩,磁州窑的白胎黑花。釉上彩始于宋代,有白釉红绿彩的盘、碗类器物。青花、釉里红、金彩崭露头角。明代宣德、成化时期,各种彩瓷相继出现,如釉下青花、斗彩、五彩,改变了以单色釉和青花为主的装饰方法,入清以后,景德镇又创造出篮彩和翠彩。康熙年间制成珐琅彩,粉彩,并在雍、乾时达到鼎盛阶段,清中期以后,粉彩称为彩瓷主要装饰品类,随着西方装饰艺术传入中国,又出现了洋彩,进一步丰富了瓷器的装饰。
(四)、看纹饰风格
瓷器的装饰纹样极为丰富。装饰手段有刻、划、剔、画、彩绘等。各时代纹饰图案均有自己的特色,是鉴别瓷器时代、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现仅就明清常见纹饰图案择要作以分类归纳。
1.植物图案。主要有莲花、,牡丹、菊花、兰花、蕉叶、卷草等纹饰。
(1)莲花纹。从南朝起莲瓣纹大量用于青瓷装饰,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几乎每件器物上都有缠枝莲或各种莲纹及莲瓣纹,莲瓣之间留有空白是元代特点。莲花也是明清瓷器常见的图案,常以轮廓线形式出现。
(2)牡丹纹。有缠枝、凤穿牡丹等,还常和梅、菊、水仙花组成四季花卉;再加之杏、桃、石榴、荷、葵、桂、芙蓉、山茶,组成十二月花卉。其装饰方法,以青花为主,其次有斗彩、珐琅彩和粉彩。雍、乾官窑牡丹有粉红、黄、蓝、绿、紫等颜色。
(3)菊花纹。明代洪武时,常见扁菊花纹形式出现,花心为网格状;永乐官窑以单层菊瓣较为常见,民窑多为写意之作;宣德官窑花叶有明显的勾脉,民窑勾线填色留白;成化官窑花大叶稀,民器粗犷;弘治民窑构图繁密,双层花瓣;康熙官器线条流畅,花瓣细长,民器花头圆润饱满;乾隆官窑构图繁缛,辅助纹饰见多,民窑图案化倾向明显,花形夸张,层次较少。
(4)卷草纹。由南北朝时期的忍冬纹发展而来,唐代定型为卷曲的缠枝草叶纹,明清两代经常用做瓷器边饰。洪武时为一笔勾画,无叶片;永乐时变为勾线平涂有叶片;万历出现了五彩卷草纹;清代卷草纹主要用于青釉印花、斗彩、粉彩以及仿永乐、宣德青花瓷上,其特点又变成洪武时的纤细、卷曲,无叶片。
2.动物图案。瓷器上的动物图案,有龙、凤、麒麟、朱雀、 狮、虎、鹿等神和野兽类;牛马羊、鹤雁鸟、鱼鸭鸳鸯等家畜和飞禽,以及水禽类。在此仅以龙纹为例:龙纹最早出现在唐代瓷器上,其形象似兽状,龙首有角无须。宋代以后为蛇形,身、尾渐细。元代龙身细,头尾小,爪瘦劲有力,以三爪居多。明代龙两只眼睛点在同一侧面,龙嘴向前突出,称为“猪嘴龙”。多数为张嘴龙,五爪刚劲,为“风车爪”,腿部带火焰纹,龙发竖直向前飘动。明代龙纹种类有龙穿花、海水龙、云花、飞翼龙、游龙、龙凤纹等。成化时的夔龙,尾巴似香草,分叉、卷曲,又称“香草龙”。嘉靖时出现正面龙。清代龙头部增大,牙齿减少,鹿形长角,无颈,龙发向后披散,身子较粗胖,爪似鸡爪。明清时期,龙纹被大量用于各类瓷器装饰上,装饰方法有刻、印花和堆塑、绘画。在绘画中按用料的不同,可分为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青花抹红等;以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地绿龙、白地蓝龙、白地红龙、蓝地白龙、黄地绿龙、绿地紫龙等。以上龙纹特征,是鉴定明清瓷器时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
3. 人物图案。有单个人物,也有成组人物形象。总体风格是:明代任务多写意,清代多写实。常见图案有八仙、罗汉、刀马人、婴戏、历史典故、戏曲故事等。其中,麒麟送子、婴舞龙灯、百子图、福禄寿三星是清代特有的图案。明代瓷器上的人物图案比起动植物图案要少得多。绝大多数是民窑产品,而且除成化斗彩外,多为青花瓷器。康熙以后五彩、粉彩绘制的人物图案增多,特别是康熙朝的粉彩刀马人图案,色彩鲜艳前所未有,至晚清民国时期,以历史故事人物为题材的瓷板画甚为流行,景德镇出现了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作品中有不少粉彩,浅绛彩人物图案。
Copyright © 2021 Yaoshen Culture yslshc.cn 尧神文化 备案号:豫ICP备2021005211号 本网站已支持Ipv6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郑州 鲁山花瓷.网址
Copyright © 2021 Yaoshen Culture yslshc.cn 尧神文化
备案号:豫ICP备15001545号-1 本网站已支持Ipv6